黃春輝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稀土配位化學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。前者內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離、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設計、 合成、結構及性質研究,特別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發光及電致發光性質的研究。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,將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 分子設計的原理引入到光電轉化材料的設計中,發現了兩者在構效關系上的相關性,開發了一類新的光電轉化材料。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、三等獎各1項、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,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。
學歷:學士
從事專業:稀土配位化學,分子基功能薄膜材料
教育背景/工作經歷:
1951-1955 北京大學化學系 學生;1955-1978 北京大學化學系 助教;1978-1980 北京大學化學系 講師;1980-1988 北京大學化學系 副教授;1981-1982 美國Ames國家實驗室 訪問學者;1982-1983 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化學系 訪問學者;1988-至今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 教授;2001-至今 中國科學院 院士
黃春輝教授簡介:
黃春輝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是稀土配位化學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。前者內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離、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設計、
合成、結構及性質研究,特別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發光及電致發光性質的研究。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,將二階非線性光學材料 分子設計的原理引入到光電轉化材料的設計中,發現了兩者在構效關系上的相關性,開發了一類新的光電轉化材料。
著有《稀土配位化學》(1997)、《光電功能超薄膜》(2001)、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導論》(2005)和《Rare Earth Coordination Chemistry: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》(2010)。 此外還參加編寫了《無機化學叢書第七卷 鈧及稀土元素》,《稀土》等五本專著。發表論文400余篇,并被《Chem. Rev.》等著名雜志他引2000余次。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、三等獎各1項、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,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。
出版專著:
1、黃春輝, 《稀土配位化學》 (Coordination Chemistry of Rare
Earth) 1997年,科學出版社。
2、黃春輝、李富友、黃巖誼, 《光電功能起薄膜》 (Ultra thin films for optics and
electronics ) 2001年,北京大學出版社。
3、黃春輝、李富友、黃維, 《有機電致發光材料與器件導論》(Introduction to Organic
Light-Emitting Materials and Devices) 2005年,復旦大學出版社。
4、Editor: Chunhui Huang , 《Rare Earth
Coordination Chemistry: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》2010,Wiley.